憶我與蔣經國先生接觸的二、三事
□ 胡恒清
1983年,偶然看到報上發表了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的一封信,引起了我四十年前的一段回憶。
一、在四川橋河之濱
一九四四年初,日寇投降前夕,“陪都”重慶掀起了一股“十萬知識青年投軍運動”的熱潮,不久相繼成立了九個青年軍的整編師,隸屬軍委會編練總監部,編練總監室羅卓英。當時,我剛從陸大第十期畢業,被分配到青年遠征軍二0二師山炮兵二營四連任少校連長,駐扎在四川省纂江縣橋壩河畔。這個地區樹木參天,風景宜人,素有“纂江花園”之稱。
大約在六月間,第一期青年兵入伍教育期滿,重慶大本營主腦們一行蒞臨營地,進行大規模校閱。為了確保他們的安全,蔣經國先生于六月中旬率領先遣小組一行四人,前來橋河之濱營地視察安全設施與安排校閱程序。由于我這個連隊炮四連曾獲得全軍“模范連”的稱號、我個人也獲得所謂“模范連長”的原因,所以代表全師為受閱部隊,并責成我的連隊準備接待工作,同時他們要求我們竭盡全力做好環境美化工作。
在師長羅澤闿的陪同下,蔣經國先生一行來到連長辦公室接見了我,這是我與蔣經國先生的第一次見面。他首先問我:“你是軍校十四期炮兵科畢業的嗎?”
“是的。”我說。
“聽羅師長介紹,你的連隊士兵素質比較好,情況怎樣?”
“是的,全連青年兵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大專院校學生,只有百分之五是機關工作的職員。”
我們簡短的談話結束后,略事休息,我即陪同蔣經國先生一行對連隊駐地及其附近崗哨位置進行極為細致的巡視檢查。當大家行至飯廳前面的草坪時,他發現地面上嵌著八個六尺見方的大字:“當今天下,舍我其誰?”時,他情不自禁地嗯、嗯了幾聲,又對我提問:“這幾個字是你們士兵做的嗎?”
“是的。”我回答。
“說得好,代表了青年們的豪情壯志。”他頻頻點著頭對羅師長說。
他在全連駐地巡視完畢后,又回到我的連長辦公室,嚴肅地對我提出幾點要求:“一是除你自己以外,連隊軍官一律不許佩戴手槍;二是校閱過程中,任何人不許進入崗哨警戒線內;三是要對全連士兵進行一次周密的內務檢查;四是關于你們的要求可以面諫主校閱官,不必拘謹。”
這次見面,我看到蔣經國先生衣著樸素,舉止大方,尤其他能允許我們向大本營首腦提出自己的一些要求,使我感到他很有氣量。
二、在蘇州夏令教育第一營中
一九四六年,二0二師調駐蘇州,擔任京滬沿線的警備任務。我當時是司令部第三處中校副處長(負責作戰、教育)。大約在五月下旬,蔣經國先生匆匆來到蘇州,當時他是國防部預備干部管理局局長,在司令部里他接見了我。他首先告訴我,預干局將委托我們師代辦蘇州夏令教育第一營,召集第一期已復員的青年兵來營集訓一個月,經費由局直撥,叫我們師擬定夏令營教育計劃,并與師長商定教育營的人事配備問題。他還提出要抽調我擔任第二中隊隊長并兼管女生區隊(夏令營下轄三個男生中隊一個女生區隊)。這是我第二次與蔣經國先生接觸,在短短的一個多月中,他多次來教育營視察、講話。夏令營結束后,他又專門找我談了一次話,提出預干局可報送我報考美國西點軍校,我因個人家庭關系未果。
我記得這幾次與蔣經國先生接觸,他都提到“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目前,我們祖國正需統一團結,邁向繁榮富強,海峽兩岸人民正待共同攜手振興中華?;貞浧鹗Y經國先生對我的教誨,仍感到很親切。
(作者為硚口民革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