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民革籌備孫中山先生紀念展的過程中,武漢民革書畫院的藝術家們懷著對孫中山先生的深深緬懷和崇敬,紛紛投入到了書畫創作中。武漢民革書畫院副院長周軍、孫濤、王偉、曹軼秋相約以版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相結合的形式共同創作了《辛亥革命組畫》。
在這組作品中,版畫家曹軼秋通過三幅版畫對辛亥革命先驅們鐵腕的姿態和堅毅的內心進行深入刻畫,展現出他們為信仰而戰的英雄氣概。書法家周軍書寫了黃興將軍詩詞《國恥三章》之一、二,孫濤書寫了陳炯明將軍詩詞《花月痕·壯志凌云》、《青玉案·賦得漢民族翻身》,王偉書寫了徐世昌將軍詩詞《賦得辛亥起義烈士》、《瑞鶴仙·辛亥革命》。版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的充分結合,在形式上使畫面黑白之間對比和呼應,刀味和木味、墨味交織,構成了一個奇妙而獨特的藝術空間。在內容上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精神內涵,具備藝術文獻的特征。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對未來的信念。”孫中山先生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倡導的革命思想和行動不僅引領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也影響了整個世界。此次,四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4米長卷《辛亥革命組畫》,是一次藝術的探索。他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的結合,同時也能夠深入理解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文:曹軼秋 攝影:荒野)
藝術家孫濤、周軍、曹軼秋、王偉與作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