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brkw"><listing id="0brkw"></listing></acronym>
<dd id="0brkw"><center id="0brkw"></center></dd><li id="0brkw"><object id="0brkw"></object></li>

  • <legend id="0brkw"><center id="0brkw"><td id="0brkw"></td></center></legend><dd id="0brkw"><pre id="0brkw"></pre></dd>

        <rp id="0brkw"><acronym id="0brkw"></acronym></rp>
          1. <tbody id="0brkw"><pre id="0brkw"></pre></tbody>
            <label id="0brkw"><ruby id="0brkw"><input id="0brkw"></input></ruby></label>

          2. 首頁 關于民革 圖片新聞 民革新聞 參政議政 人物風采 支部生活 問題思考 對臺工作 視頻新聞 文件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參政議政 » 正文

            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建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03
             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建議
            胡希齡
                  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然而,從新聞報道中會發現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縣聯合工作專班在上饒市鉛山縣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胡鑫宇系自縊身亡。發布會上還公布,胡鑫宇2022年9月到致遠中學就讀后,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際關系、青春期沖動帶來的壓力,造成了他失蹤前心理狀態失衡,有明確的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
                  中國心理學會一項調查研究表明:我國3.4億17歲以下未成年人中,約有3000萬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在明顯具有心理障礙或問題學生中,小學生發生率為10%,初中生發生率為15%,其中有4.5%的人患有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20.5%的人患有較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患抑郁癥的成年人中,很多人在未成年時就有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犯罪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犯罪人群除了法制觀念不強外,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及人格、性格方面的缺陷,而這種心理問題的高發區又多半出現在青春期。因而,如何應對孩子的厭學、厭世情緒,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目前要解決的當務之急。對未成年人不健康心理如不及時糾治,將不僅可能危及學生個人的成長發展,也會危及家庭的和諧幸福,甚至危及社會的平安穩定。
                  目前,武漢市有近97萬名中小學生,這個群體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個人成長的問題,更關系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祖國的未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根源在于教育方式、人際關系、性意識、學業壓力、性信息刺激和社會支持等幾個方面,主要表現形式為:軀體化障礙、強迫癥、憂郁癥、焦慮和敵對情緒等。同時,我市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卻有待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還顯得有些薄弱。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而現實是在這些方面還存在著諸如:中考、高考升學考試制度不適應,教育評價制度和方法不適應,社會輿論尤其是家長的思想不適應,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不適應,教師心理教育水平不適應,學校教學內容不適應,學校軟硬件環境不適應,社會環境不適應,家庭環境不適應等情況和問題。
                  武漢市在“十四五”時期應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這有助于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進一步促進中小學生加強人生修養鍛煉,增強明辨是非和處理問題能力,全面提高中小學生個體自身素質,更好地成長成才。
                  為此,建議如下:
                  一、重視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范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另一方面形成適合不同學校及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二、我市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要不斷完善和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開展心理衛生教育,預防心理失衡,消除心理污染,增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幫助學生消除因家庭、社會等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響,讓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下學習、生活。二是重視個性心理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向著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體的方向發展。三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開展挫折性訓練,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正視困難,并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積極向上、不畏艱難的健康心理。
                  三、學校廣泛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協調下,落實配備好1-2名心理教育專職教師,同時還應對各科教師都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兒童心理學、心理咨詢等方面的知識。各中小學應創造條件設立心理咨詢處、心理咨詢信箱、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讓中小學生以咨詢、傾吐和宣泄等方式,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使對于個別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應該及時由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學校除了專業心理咨詢師開展專業心理輔導以外,還要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及其他教育活動中有機融合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
                  四、政府、家庭和社會都要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心理健康素質教育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通過共同配合,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以創新社區管理,構建和諧家庭為抓手,形成合力效應,與街道和社區緊密配合,對學生的家庭及周邊環境予以關注;學校和教師要與家長密切溝通,給家長以心理教育專業指導,使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確教育引導孩子,以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作者為市民革黨員)
             
             
            [ 武漢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鄂ICP備19014777號| 鄂公網安備?42010302001980號
             
            日韩精品综合一本久道在线视频
            <acronym id="0brkw"><listing id="0brkw"></listing></acronym>
            <dd id="0brkw"><center id="0brkw"></center></dd><li id="0brkw"><object id="0brkw"></object></li>

          3. <legend id="0brkw"><center id="0brkw"><td id="0brkw"></td></center></legend><dd id="0brkw"><pre id="0brkw"></pre></dd>

                <rp id="0brkw"><acronym id="0brkw"></acronym></rp>
                  1. <tbody id="0brkw"><pre id="0brkw"></pre></tbody>
                    <label id="0brkw"><ruby id="0brkw"><input id="0brkw"></input></ruby></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