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0brkw"><listing id="0brkw"></listing></acronym>
<dd id="0brkw"><center id="0brkw"></center></dd><li id="0brkw"><object id="0brkw"></object></li>

  • <legend id="0brkw"><center id="0brkw"><td id="0brkw"></td></center></legend><dd id="0brkw"><pre id="0brkw"></pre></dd>

        <rp id="0brkw"><acronym id="0brkw"></acronym></rp>
          1. <tbody id="0brkw"><pre id="0brkw"></pre></tbody>
            <label id="0brkw"><ruby id="0brkw"><input id="0brkw"></input></ruby></label>

          2. 首頁 關于民革 圖片新聞 民革新聞 參政議政 人物風采 支部生活 問題思考 對臺工作 視頻新聞 文件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參政議政 » 正文

            關于東湖高新區城市交通堵點治理的建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03
             關于東湖高新區城市交通堵點治理的建議
            金   嬋
                  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武漢和其他城市一樣,面臨“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困擾。近年來,武漢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同時,也迎來了機動車保有量的大幅增長。2021年8月,武漢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400萬,成為全國第8個機動車保有量突破400萬的城市。
            目前,武漢市機動車保有量居全國第八,機動車駕駛人超過490萬,平均3.5個武漢人擁有一臺機動車。東湖高新區經過30余年的快速發展,因為產業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前來安家置業。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加上城市經濟產業和交通發展布局不均衡,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轄區幾大主干道沿線,如高新大道、民族大道、光谷大道沿線,產業園區、居民生活小區、大型商業體聚集,而城市大型公共交通覆蓋不足,道路擁堵問題日益明顯,為城市治理帶來挑戰。
                  一、東湖高新區堵點現狀分析
                  目前東湖高新區幾大堵點主要集中在轄區城市主干道高新大道、光谷大道和民族大道沿線。公共交通以公交為主,地鐵和有軌電車為輔,輻射范圍有限。其他主要通勤方式為自駕及共享單車出行。由于周邊產業園區如光谷軟件園、光谷金融港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就業,早晚高峰交通壓力大,經常出現擁堵。城市留言板上市民多有投訴。具體堵點分析如下:
                  1.光谷軟件園堵點:光谷軟件園位于民族大道與關山大道之間,被南湖大道和三環線形成合圍之勢,園區內部道路及軟件園路和軟件園中路為雙向4車道,較為狹窄,通行能力有限。附近居民小區有清江山水、曙光星城、長江社區、中建大公館等,其中清江山水小區主要出入口位于軟件園中路和南湖大道,早高峰期間與上班車流匯合。武漢光谷第十小學、武漢瑞景光谷幼兒園,園區上班高峰與接送家長匯合。軟件園人員密集,日常通勤人多車多,共享單車使用量大,共享單車停放秩序不規范,人為導致道路擁擠。公共交通以公交為主,缺乏地鐵大運量公共交通。
                  2.新竹路堵點:位于關山大道——民族大道之間,道路兩側小區有:金地陽光城、光谷青年城、保利天悅等,學校和商業體有:光谷實驗小學、關山農貿市場、寫字樓、保利廣場,人員聚集效益明顯,道路狹窄僅雙向兩車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公共交通僅有公交,地鐵和有軌電車無覆蓋。每天早晚高峰擁堵嚴重,特別是早上新竹路(雄莊路——關山大道),車行、非機動車、去學校的老人和小孩,一鍋粥的擁擠在新竹路口,非常危險。
                  3.金融港片區堵點:金融港片區屬于典型的產業園區+居民小區組合,主要交通干道有光谷大道及高架,公共交通有公交和2號線地鐵金融港北站。周邊小區有:當代國際花園、現代森林小鎮、佛奧俊賢雅居等。園區周邊還有中原電子、中國通信集團等大型企業及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每日早晚高峰:光谷大道高架光谷往江夏方向匝道口下橋需調頭進園區、與江夏藏龍島往光谷方向車流匯合導致擁堵,通行緩慢。地鐵金融港北站距離園區核心區域較遠、大量人員使用共享單車在園區內無序停放,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二、緩解擁堵建議
                 《武漢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加強新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路網通暢能力,強化交通擁堵治理,建成微循環道路100條,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10萬個。
                  近年來,交管部門積極探索堵點治理優化交通秩序,取得了較好效果。2020年,武漢交警從明確路權、規范秩序、優化交通組織、挖掘道路資源、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入手,對全市50個路口進行470多處精細化改造,通過設置人車分離斑馬線、行人過街駐足區、右轉警示區、導流線、可變車道等措施,提靚道路“顏值”、提升通行效率、提高安全保障,實現路口平均通行時間縮短8%,擦碰事故下降23%。
                  2021年完成26處堵點治理、創建15個精致片區及50個精致路口的工作目標,繼續聚焦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醫圈、商圈、進出城通道等重要交通節點,不斷創新治理模式、優化交通組織。
                  上述三大堵點,除金融港有地鐵覆蓋外,目前均無地鐵覆蓋,公共交通設施配置不足,從長期看,有效治理城市交通問題的最有效方式還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應加強對園區和居住人口密集片區公共交通(地鐵)規劃。
                  從短期來看,針對上述堵點治理,提出如下建議:
                  1.針對新竹路堵點:由交通管理部門牽頭,聯合多部門開展綜合治理、統籌規劃,如盡快打通凌家山北路關山大道——雄莊路段。加強疏導,推動多部門共治,交管部門加強堵點路段早晚高峰秩序引導、合理規劃停車位,治理違停,如設立針對早晚高峰特點,設立潮汐車道等方式疏解交通壓力。此外,可對新竹路進行微改造,針對新竹路(天悅寫字樓出入口——關山大道)100米范圍,人行道和綠化帶僅5米寬,再加上共享單車亂停放,人行、非機動車無法通行等問題,建議將此處100米范圍綠化、人行道改造成瀝青路面,再加護欄與機動車隔開。
                  2、針對軟件園、金融港片區擁堵問題:兩大園區均有大量的共享單車使用需求,特別是軟件園,園區內不允許共享單車進入,導致每日早高峰,大量單車在園區周邊道路堆積,占據人行道或者非機動車道,導致機動車道人車混行,降低通行效率。合理調整雄莊路與南湖大道交匯處紅綠燈設置時間,可在此路口規劃環形人行天橋,做到人車分離,提升通行效率。城管部門加強對園區共享單車管理,督促企業加強運營維護,每日早高峰結束后,組織人力及時將富余單車轉運,避免單車堆積導致擁堵。園區物業合理規劃入園車輛動線,加強對入園車輛引導。堵點周邊小區物業加強對私家車進出引導,合理規劃進出通道,避免車輛聚集加速道路擁擠。
                  公共交通治理,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統籌推進。此外,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發動,廣泛宣傳公共出行方式,完善公共出行配套,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三、他山之石——上海經驗啟示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上海和其他國際、國內特大型城市一樣,飽受交通擁堵等“城市病” 的困擾,治理擁堵已成為市民關心、 社會關注、政府關切的熱點、焦點和 難點。一方面,至“十二五”期末,上海的“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 綜合交通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交通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運輸服務能力持 續提升。另一方面,上海認真學習 借鑒國內外同類城市的做法和經驗, 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因地制宜、綜合施策,一手抓交通設施優化完善, 一手抓交通違法行為嚴管,城市道路 交通運行實現總體平穩、有序、安 全、可控,在治理擁堵方面積累了經驗。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針對 解決好特大型城市的交通問題,上海的 啟示主要有:
                  1.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交通擁堵的根本出路,國內外大城市交通發展經驗表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才是治理特大 型城市交通擁堵的治本之策。上海大 力推進軌道交通增能提效,實施地面 公交提速準點工程,推進公交專用道 建設,加強公交專用道執法,實現 “最后一公里”公交線路時刻表掛牌 服務,取得了明顯成效。地面公交運 行車速有所提高,公交專用道早高峰 平均行程車速達到15 .7 km/h ,提高11%;公交服務供應質量明顯提高,主要表現為 “三高三少” ,即出車數、班次數、供應質量 提高,班次間隔、乘客等候時間、大間隔投訴 減少,公共交通運營和服務展現良好的秩序和面貌。
                  2.提升設施能力是緩解交通擁堵的有效手段。在硬件設施增長有限的情況下,破解道路通行效率瓶頸,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必須依靠多樣化、精細化的管理手段,挖潛現有資源,提升設施能力。
                  3.加強需求管理是緩解交通擁堵的必然要求。在堅持總量調控的同時,上海積極探索小 客車使用管理措施,豐富措施手段,積極發揮靜態交通對動態交通的制衡作用,降低小客車 使用強度。
                 4.社會共建共治是緩解交通擁堵的堅實基。上海通過新聞資訊 、現場直擊 、權威訪談 、話題討論 、聽眾熱線等形式 ,全景式、立體式、多層次開展新聞報道。通過主流媒體的專欄深度解讀、析事明理、以案釋法,廣泛宣傳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在各類戶外公共場所,滾動播放公益廣告和宣傳語,張貼海報。組織開展交警支大隊長走進直播間等活動。深入社區、學校、企業、單位開展主題宣講,對全市居民小區開展入戶宣傳,警示違法行為, 倡導文明出行。廣大市民遵法守法、文明出行意識不斷提高,形成了全市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們要順應城市發展規律,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為廣大市民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游的美好家園。
              ?。ㄗ髡邽闁|湖高新民革副主委)
             
             
            [ 武漢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鄂ICP備19014777號| 鄂公網安備?42010302001980號
             
            日韩精品综合一本久道在线视频
            <acronym id="0brkw"><listing id="0brkw"></listing></acronym>
            <dd id="0brkw"><center id="0brkw"></center></dd><li id="0brkw"><object id="0brkw"></object></li>

          3. <legend id="0brkw"><center id="0brkw"><td id="0brkw"></td></center></legend><dd id="0brkw"><pre id="0brkw"></pre></dd>

                <rp id="0brkw"><acronym id="0brkw"></acronym></rp>
                  1. <tbody id="0brkw"><pre id="0brkw"></pre></tbody>
                    <label id="0brkw"><ruby id="0brkw"><input id="0brkw"></input></ruby></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