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關系的變化
施素勤
七八十年代,我住過單位宿舍樓,也住過團結戶,那時每天下班鄰里和同事這些人總在碰面,常常吵鬧不已,相互打趣的熱鬧情景時有在腦海出現,那時誰家有事,喊一嗓子準會有人響應,那個時期的鄰里關系讓人特別留戀。
九十年代隨著住房商品化,鄰居間彼此都不認識了,相互關系也變得淡漠。我住進商品房后搬遷過五次,雖說遠親不如近鄰,可在有的小區住了幾年真還不知道對門姓甚名誰,即使偶爾一起開門打了照面,也不知道該怎么招呼,樓上樓下就更不用說了,有時進了電梯都互相回避,等待到達樓層的片刻感覺時間漫長也很尷尬,大家體會不到鄰里的溫暖。
新冠疫情發生后,鄰里關系悄悄發生了變化。2020年,新冠突發,武漢封城,人們足不出戶,社區建了微信群,鄰里在群里互動,改變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誰家有困難只要在群里反映總會有人相助,比如誰家龍頭壞了、洗衣機需要配件、煤氣打不著火、急需降壓藥、有人不會團購等等,太多太多的大小事有呼必有應。那期間我得知有人家需要體溫計不能出小區購買,還有一家燈泡壞了家里摸黑,我馬上把家里備用的趕緊找出來包好,放在門口窗臺,分別請志愿者或物業管家來拿,幫助送到有需要但互不相識的鄰居家。大家雖都封閉在家,但群里總是充滿了友好的正能量。當時,小區還沒解除疫情封控時,要提前預約到樓下超市購物,哪個鄰居有預約也會互相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代購;我家隔壁鄰居提前外出復工了,他也經常會主動給我帶一些青菜換換花樣;有一天鄰居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是家里煤氣可能忘關了,他把備用鑰匙藏匿的地方告訴我,讓我去他家看看;我比鄰居年長,有時他們下樓也會主動詢問我家有沒有垃圾需要帶下樓等等,一些事情雖小,但傳遞著鄰里之間暖暖的愛心。
樓門封閉解禁后,鄰里之間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樓上樓下鄰居見了面都有了熱情,尤其復課開學了,一放學孩子們進了樓門,一改往日的冷清,大人和孩子們那個親熱勁啊,好像都是一家人。
疫情改變了鄰里關系,有信息大家及時分享的狀態成了日?!,F在各家關上門是小家,打開門也成為一個大家,近鄰勝過了遠親。天氣好的時候,院子里老老少少說說笑笑,熱熱鬧鬧一片祥和,鄰里關系和過去大不一樣了。
(作者為民革武鋼總支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