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新黨員培訓心得
程志強
2021年11月18—19日,我參加了在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舉辦的“市民革2021年新黨員培訓班”。兩天的學習,收獲頗豐,先后聆聽了市政協副主席、市民革主委彭富春的《東西方智慧與參政議政》,市社會主義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楊學文的《站高立遠,繼往開來——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省民革經建部部長陳發園的《弘揚民革優良傳統,同心筑夢偉大新時代》,市社會主義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老所長張篤勤的《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成功的意義、原因、影響》等課程,參與觀摩了市社會主義學院教研室副主任容暉的“政協界別協商情景模擬課”。老師們博古通今,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妙趣橫生,博得學員們陣陣掌聲。
雖然培訓的時間短暫,但我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了進一步認識,對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了更深的領會,對武昌首義成功的意義、影響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使我們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作為一名城建工作者,通過這次培訓我由內而外受到了一次洗禮,心靈受到了震撼。下面,我來談談此次培訓的幾點體會和收獲。
一、立足本職工作,加強履職盡責。民主黨派成員需要參政議政、服務社會。彭富春主委之所以能夠在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是因為本職工作首先做得非常優秀,其后的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工作內容也都與本職工作領域息息相關。所以,他關于民主黨派成員參政議政做好三重身份“專業人、政治人、智慧人”的建議充滿了真知灼見,讓人信服。他的履歷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民主黨派成員需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在履職方面更上一層樓。所以,我首先應該深深扎根城建這塊土地,在做好“專業人”的基礎上,積極參政議政,為城市建設和改造發聲獻策,做好“政治人”,向“智慧人”努力。
二、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共識,強化學習意識,提高自身素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按照中共中央部署,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所以此次培訓中,陳發園部長就在黨史黨章模塊學習中,以“弘揚民革優良傳統,同心筑夢偉大新時代”為主題,帶領新黨員回顧了民革光輝歷程和優良傳統,提醒新黨員要加強學習,推薦新黨員學習相關書籍:2021年《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民革歷史道路》、《民革黨史簡明讀本》《民革委員會50年》《民革委員會60年》《民革前輩與新中國建立》《武漢民革簡史》等書籍。
陳發園部長強調,民革是一個政黨,不是集體,也不是團隊,所以樹立政黨意識,筑牢政治共識尤其重要。只有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履職導向、工作取向,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的新要求,著力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始終把學習作為民主黨派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引領,不斷夯實思想政治基礎,才能提升自身素質。
三、堅定了政治信念,拓寬了政治視野。楊學文副書記以“站高立遠,繼往開來”為主題,從深刻認識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深刻認識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六個方面,對六中全會精神作了宣講和深刻解讀?!?/div>
兩天的集中研討學習,對我而言,是一個豐富而充滿反思的過程。在前沿專家科學理論引領中,在現場實踐教學觀摩中、在培訓后的小組討論交流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來自專家從心靈上的啟迪及同志們思想火花的碰撞。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打開了格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我加深了對黨情國情省情市情民情的了解、對民革組織的認識以及對民革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受到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和民革工作內涵的廣博。我感受到了民革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組織,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次培訓是對個人思想境界的進一步凈化和洗禮。
隨著培訓的深入,接觸的民革黨員越多,就越能感受到民革組織獨特的文化烙印,在如此優秀的精英組織中,我深感自豪,也時時鞭策著自己不懈怠、不平庸、不駐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將更加堅定地在民革老一輩的精神指引下,充分發揚民革優良傳統,做多黨合作事業的踐行者,發揮自身優勢,在有限的時空里尋求無限的可能,讓初心不被淡化,讓使命緊緊跟隨!
(作者為城建直屬支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