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革黨員與臺灣家庭跨越海峽“結對”
車璇
7月18日下午,由湖北省婦聯、湖北省臺辦聯合舉辦的“第十五屆湖北·臺灣周專場活動——鄂臺家庭交流活動”在武漢舉行。7對分別來自湖北和臺灣的家庭結成了對子,共唱《我們是一家人》,演繹同胞親情。從武當山到阿里山,從長江邊到日月潭,跨過海峽,他們成為了新的一家人。參與“結對”的7個湖北家庭中,就有2個是武漢民革黨員家庭。
唐志清和胡益銘——每月一聚 不見不散
唐志清是民革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委會委員,主要從事酒店投資管理。本次與他結對的是臺灣比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益銘。胡益銘在孝感投資開設工廠,近十年里多次來往武漢。如今,武漢對他來說有更不一樣的意義:他在這里領取了結婚證,是湖北女婿,也在這里買了房,安了家。也正因為這樣,他和結對的唐志清愉快地約定,每月至少聚會一次,第一次聚會時間就安排在七月底。唐志清說除了家庭聚會,自己還打算和胡益銘發展商業上的合作。
胡益銘是重組家庭,他和妻子吳曉新是在武漢孝文化促進會的一次活動上結識的。2014年,他們在武漢領取了結婚證。作為湖北女婿,胡益銘也慢慢喜歡上了武漢的熱干面,還常帶22歲的女兒來武漢,“我考慮讓她將來到武漢發展,當然也要看她自己的決定,所以我希望她能多感受這座城市。”作為武漢近十年發展的見證者,胡益銘對武漢交通的發展印象很深。他說,臺北的捷運是全世界評價最好的地鐵系統之一,而在武漢坐地鐵,他感受到的是和臺北捷運相差無幾的服務水準。在妻子吳曉新看來,臺灣人相對比較單純、“佛系”,很容易滿足,不喜歡攀比。吳曉新說,現在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臺灣人對大陸的變化也能客觀看待,以前的優越感少了,像支付寶等來自大陸的支付方式,也更多地走進了普通臺灣人的生活。
唐志清表示,非常榮幸能夠與臺灣家庭結對,感謝省婦聯、省臺辦搭建平臺,使自己能夠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臺灣社會生活相關情況。作為一名民革黨員,他希望通過本次結對交流,以“小家”帶動“大家”,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孫濤和劉希明——不忘初心 為夢想而努力
孫濤是民革武漢市武昌區工委會委員,在武漢經營一家頗具規模的物業服務公司,曾經獲得武漢市優秀企業家稱號,他的妻子席芬也曾獲得武漢市第九屆“創業十佳”稱號。孫濤夫婦每年都會組織公司員工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有時也會帶上孩子參加,他倆用這種方式引導員工和孩子學會感恩和責任。這次結對活動他們也帶女兒一起來參加,用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教給女兒樸實的做人道理。
與他們結對的劉希明夫婦二人都在深圳從商,也是一對“強強聯合”。丈夫劉希明是全球上市加速器借力集團(深圳)副總裁,妻子廖俊英是賀爾康(深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們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交到志同道合的湖北朋友。這對夫妻在結對卡上寄語寫道:“世界上有一條很長很美的路,叫做夢想;還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墻,叫做現實;翻越那堵墻,叫做堅持;推倒那堵墻,叫做突破;堅定不移的過程,叫做定力;不忘初心的努力,叫做信念。心中有夢,就要付出行動。祝福您們,讓我們一起共勉!”孫濤也禮尚往來,以文會友,在寄語中賦詩一首:“雖然隔兩地,但是同一心。一脈共相承,兩岸一家親。”
孫濤笑稱自己是作為“家屬”參加此次結對活動的,因為她的妻子席芬作為湖北家庭代表之一上臺參加了家庭訪談環節,講述了她心中對臺灣人的印象。通過家庭訪談的形式,既讓大家看到了兩岸家庭文化傳承及家庭建設的和而不同,也全面展示了兩岸家庭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活動現場,兩岸家庭分別通過歌舞、樂器、戲曲表演展現了新時代兩岸家庭靚麗風采。孫濤說:“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此次活動通過兩岸家庭獨具個性的才藝展示和平等真實的思想訪談,追溯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暢述不可分割的家國親情,必將讓兩岸一家愈走愈親、愈走愈近,親上加親。”
(作者市民革機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