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離(1892-1977),字靜珊。四川安岳人。1914年畢業于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曾任國民革命第二十二集團軍四十五軍副軍長、四川防空司令部副司令、成都市市長等職。曾長期與中共保持聯系,掩護中共地下黨工作人員,在大別山區曾向新四軍第五師提供彈藥、電臺等物質器材。
新中國建立后,于1955年來武漢,任長江水利規劃委員會副主任。1956年4月,當選為民革武漢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委,積極團結原國民黨員與國民黨有歷史關系的中上層人士,推動實現祖國統一的工作。5月,推動成立民革武漢市社會聯系工作委員會。1957年任武漢市政協副主席。1958年9月,民革武漢市第三屆代表大會召開,陳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在中共和民革上級組織領導下,對組織和成員及所聯系人士進行階級屬性的根本改造,把民革組織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把民革成員及其聯系人士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造成為工人階級知識分子的方針。在這次代表大會上,陳當選為民革武漢市第三屆委員會主委。此后,積極和原國民黨軍政人員聯系,加強民革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聯系工作,并在各支部設立社會聯系工作組。曾任民革中央委員、湖北省副省長。1960年調北京任林業部部長。
新中國建立后,于1955年來武漢,任長江水利規劃委員會副主任。1956年4月,當選為民革武漢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委,積極團結原國民黨員與國民黨有歷史關系的中上層人士,推動實現祖國統一的工作。5月,推動成立民革武漢市社會聯系工作委員會。1957年任武漢市政協副主席。1958年9月,民革武漢市第三屆代表大會召開,陳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在中共和民革上級組織領導下,對組織和成員及所聯系人士進行階級屬性的根本改造,把民革組織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把民革成員及其聯系人士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造成為工人階級知識分子的方針。在這次代表大會上,陳當選為民革武漢市第三屆委員會主委。此后,積極和原國民黨軍政人員聯系,加強民革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聯系工作,并在各支部設立社會聯系工作組。曾任民革中央委員、湖北省副省長。1960年調北京任林業部部長。